张顺杰,男,2008年11月出生,东营市实验中学学生,2020级16班班长,被评为东营市实验中学2022年度“新时代好少年”、东营市优秀学生干部、东营市星级志愿者。他品学兼优、全面发展,通过了语言表演(青少年)十级、民谣吉他七级、围棋业余3段,曾在全国“青少年绿色循环”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,多次获得“优秀班干部”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志愿者”“学习标兵”等荣誉称号。

一、传承钩编非遗,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风采
钩针编织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,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在儿时的记忆里,张顺杰经常看到奶奶用钩针挑着五彩斑斓的线团穿来穿去,线团在钩针的指挥下“乖乖”地变成了衣帽鞋袜等生活用品,奶奶简直就像是会魔法的魔术师。在奶奶的影响下,张顺杰对钩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经过奶奶的耐心教导,张顺杰掌握了钩编的技巧,线团在他的手下也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钩编作品。
如今,随着钩编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,张顺杰加入到了传承弘扬钩编非遗文化的行列中来。2021年5月,张顺杰参加山东华林庄园中学生研学实践基地“钩编”非遗专项研学活动,并且凭借娴熟的技艺获得“非遗小传人”的荣誉称号。随后,2022年3月,到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沈家村宣传“钩编”非遗文化;2023年3月,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辉煌社区进行非遗宣传……每年,张顺杰都要拿出时间,与传承人一道开展非遗宣传推介活动,甚至还把这项技艺带到了学校的课堂之中。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钩编技艺,手头闲置的线团子开始有了利用价值,通过一针一线钩编成自己喜爱的饰品,用匠心打造成一件件唯美的艺术品。如此一来,钩编技艺被赋予了当代审美内涵,钩编产品变得更富时代气息,让这项非遗文化得以在传承保护中发扬光大。
二、践行环保理念,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习惯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”……基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,这样的话语时常萦绕在张顺杰的耳边,让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心间。
由于婶婶是一名环卫工作者,在她的影响下,张顺杰从小就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,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生态环保卫士的决心。“爱护环境,从我做起。”他从自己做起,并开始带动身边同学,利用节假日参加垃圾分类、环境保护、平安出行、文明创建等各类公益实践活动。
在“志愿同心,青年先行”全国青年绿色循环宣传志愿行动中,他呼吁大家一起学习绿色循环知识,并荣获一等奖;在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组织的中国青年“双碳公益活动”中,积极传播绿色低碳理念,获得荣誉证书;在第27届世界湿地“亲近自然,呵护湿地”科普示范宣传活动中,作为东营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倡议书,并获得“最美宣传员”荣誉称号;在保护母亲河“黄河行”公益活动中,积极宣传保护母亲河对当今及子孙后代的重要性,动员大家共同参与到保护黄河的行动中来;在“燕子筑巢到我家”活动中,制作人工燕巢和粪拖,被评为“爱燕小卫士”……
一系列的环保公益活动,使张顺杰增强了环保理念和节约意识,让绿色低碳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,也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。

三、热心公益事业,让崇德向善始终植根心间
“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。”就像歌词中那样,只要心中有爱的人,生活总是充满阳光,世界才会更加温暖。
有一年暑假,张顺杰参加书法培训班,在家长接他回家的路上突遇暴雨,路面积水严重,汽车抛锚熄火,幸亏有位年轻人的热心帮助才得以安全到家,这件事对他内心触动很大。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和无助,热心人的帮助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,指引着前进的方向。
常怀感恩之心,常念相助之人。张顺杰同样喜欢乐于助人,热心公益事业,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。2021年7月河南省卫辉市遭遇重大水灾,张顺杰毫不犹豫参加了公益捐赠,所在团队筹备了大量灾区急需的公益物资,收到了感谢信。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张顺杰每年都积极参与看望孤寡老人、捐赠山区贫困儿童衣物和学习用品、慰问老红军、送暖环卫工人等各类公益活动,让公益融入日常生活,让崇德向善常驻心间。

“少年强,则国强”。置身新时代,张顺杰将始终胸怀远大理想,坚定不移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,立志向、有梦想,爱学习、爱劳动、爱祖国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